励志书籍 - 青春之歌

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

直到粉碎“四人帮”以后,作者和作品才得以→_→ z Z,重见天日。




小编推荐
  长篇小说《青春之歌》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,写“九一八”事变至“一二九”运动时期形形→_→ z Z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,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,所以作品问世后,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。有人在“左”的观念支配下对作者、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,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“得到彻底的改造”,说“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”,“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,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”。还批评说:“作品没有很好地描写工农群众,没有描写知识分子和工农的结合,书中所描写知识分子,特别林道静自始至终没有认真地实行与工农大众相结合。”虽然茅盾、何其芳等名家都写了为《青春之歌》辩护的文章,但“左”的批评还是令杨沫对《青春之歌》作了较大修改。为了使林道静的转变更加合乎所谓情理,更有说服力,特意加写了林道静去农村“与工农相结合”的七章。杨沫的这种做法和修改后的《青春之歌》又引起了或肯定或否定的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《青春之歌》被定为毒草,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。直到粉碎“四人帮”以后,作者和作品才得以→_→ z Z,重见天日。
内容推荐
  《青春之歌》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中国→_→ z Z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。作者杨沫,原名杨君默、杨默,笔名小慧。祖籍湖南省湘阴县,是当代着名的女作家之一。
  《青春之歌》发表于1958年,他是一曲歌颂党、歌颂革命的赞歌。小说以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到1935年“一二九”运动一历史时期在中国→_→ z Z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,通过林道静这个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所经历的艰苦历程,形象地揭示了在阶级斗争、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,知识分子的觉配和分化,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,表明了青年人只有走中国→_→ z Z所领导的革命道路,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,才是惟一正确的道路。
作者简介
  杨沫 (1914~1995)当代女作家。原名杨成业,笔名杨君默、杨默。祖籍湖南湘阴,生于北京。曾就读于温泉女中,因家庭破产而失学,当小学教员、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。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,发表作品,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。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→_→ z Z领导的游击战争,做妇女、宣传工作。1943年起任《黎明报》、《晋察冀日报》等报纸的编辑、副刊主编。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曾任北京→_→ z Z制片厂编剧、北京市作协副主席、中国作协理事、全国人大常委等职。她的代表作《青春之歌》是一部描写中国→_→ z Z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,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。小说在读者→_→ z Z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,曾由作者改编为→_→ z Z剧本,拍成同名→_→ z Z上映。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《苇塘纪事》,短篇小说选《红红的山丹花》,《杨沫散文选》,长篇小说《东方欲晓》、《芳菲之歌》、《吴华之歌》,长篇报告文学《不是日记的日记》、《自白——我的日记》,以及《杨沫文集》等。
    阅读1百+